吃饭的时候,女友K突然问:好婚姻的标准是什么?
原本,大家已经进入饭后脑供血不足的迟钝状态,这个暖场问题立刻让现场再度活跃起来,答案五花八门:能不能三观一致,彼此还爱不爱,是否善待双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没有共识……等等,为了哪一条最重要,不时小小争论。
低语中,K推推我:“你说,什么是好婚姻!”
即便经常被问到各类感情问题,其实我依旧很惶恐。一是本来自已也不够智慧,摔的跤不比别人走的路少;二是生怕说不出振聋发聩语录体的话,有辱“鸡汤专业户”的盛名,就像这个问题,看着简单,怎么答呢?
想了半天,我老老实实地说:“要想过得好,至少得在同一口锅里吃饭,在同一张床上睡觉,知道彼此有多少钱吧?”
K笑了:“你就这要求?”
虽然是媒体人,但是在工作时间之外,我不喜欢敷衍聊不来的人,也不太热络结交新的朋友。人生成一事则太短,一事不成则太长,虽说人脉关系重要,但是,经历了很多无效社交之后,我明白,总有些圈子是你挤破脑袋也钻不进去的,总有些大咖是你姿态低到地上也无法对话的,总有些话题是你绞尽脑汁也接不住的,总有些人是你竭尽全力也钟爱不起来的。
与其如此,不如和有情人做快乐事,过得真实一点。所以,除了工作需要,我基本上不与没有共同话题的人吃饭。
吃饭是件开心事,能够在一口锅里一个桌上长期吃饭的人,一定不能倒胃口,夫妻更是如此,实际上,绝大多数夫妻,最多的话,都是在饭桌上说的。
两个人从同一口电饭锅里盛出热气腾腾的米饭,对着桌子上不够精致却好吃的家常菜,身边坐着个或者长大了或者依然稚嫩的小不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无论聊的是萨特波伏娃,还是隔壁老王和他家阿花,还是该买大米了,还是联合国又开会了,还是过年去你父母家或者去我父母家,他们总是有话说的。
在家里的饭桌上,男人再身居高位应酬频繁,每周也至少得匀出时间陪妻儿老小认认真真吃三顿正餐;女人再娇生惯养或者事业至上,都得有张罗出一桌家常菜的本事,再不济,也要有用得住保姆的能耐。
家的感觉,就在一蔬一菜,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心一意。
长期不在同一口锅里吃饭的夫妻,会断了后天的亲情。
恋爱的时候,哪怕是单人床,也要挤在一起,拥在一块。
可是后来,床越来越大,心却越来越远。人的身体,再翻云覆雨不过两个平方米吧,这么小的面积,能有多少花样?可是,温柔乡里的耳鬓厮磨是无限的,亲情爱意中的肌肤之亲是无尽的,琐碎日子上的软语温存是无穷的。
或许有很多理由让人分房睡,他打呼噜,孩子太小要妈妈陪,他晚归我睡不着,分开睡眠质量更好,甚至很多人觉得,美剧里分床睡的夫妻多了去了,但是,中国没有西方的婚姻文化,我们的婚姻信仰还是逃不开一夜夫妻百日恩,床头吵架吵架床尾和,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这既是一张普通的床,更是滋养感情的温床。
心理上不再亲密的两个人,做不出亲昵的举动。揽腰牵手、互捏脸蛋、挽着胳膊,勾着脖子,小鸡啄米式的轻吻,只会发生在同床共枕的亲昵夫妻和伴侣之间,不然,恋爱的时候,怎么不分床睡呢?那时,即便开房,都要往同一张床上蹦达吧?
能够在同一张床上同眠,不怕对方见到自己没刷牙没洗脸的样子,不怕对方知道自己早上要在卫生间捣鼓一小时,这得是多么强烈和强大的爱与依赖。
金钱和道德是一个人底牌,愿意让你知道TA的底牌,需要足够的信任。
婚姻里,钱是必需品,爱是奢侈品。没有爱,心灵枯萎;没有钱,肉身不在。
作为最早的社会组织,“夫妻”起初便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无论父系氏族还是母系氏族,男女搭配在一块儿最单纯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既采到果子又打到野兽,过上有荤有素能够果腹而且营养均衡的日子,然后是繁衍后代,再然后,在猿脑彻底进化成人脑之后谈起了感情,男女之间有了爱情的美好和甜蜜,这样的情愫被文字投射之后,才变得美轮美奂。
将一对夫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有时候是爱情,有时候是孩子,有时候是金钱,甚至,我们绝望地发现,那些因为经济利益而捆绑在一起的夫妻,婚姻倒真流露出“情比金坚”的笃定——感情会改变,孩子会长大,社会关系会变迁,而稳固的婚姻却是,你有了TA就足够就无憾,TA是父母是子女是友人是同僚,是男欢女爱也是高级合伙人——这是我的朋友高老师说的。
爱情的属性难免短暂,若要长久延续,就需要更多的支撑,以及建立在共同目标上的相互依赖,不论这目标是心灵投合、家族繁衍、权力追逐还是财富共赢。
婚前协议并不冷漠,那是一场明着来的婚姻契约;婚后隐匿才可怕,那是一次暗地里的单方爽约。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知道对方究竟有多少钱吗?
同一口锅里吃饭,同一张床上睡觉,知道彼此有多少钱。
在我有限的经历和眼界中,这三个标准,全都做到,即便没有华丽的包装,婚姻状况也差不到哪里。如果一个做不到,夫妻多少有点问题;两个做不到,可能问题不小;三个都做不到,那根本过不下去。
有人问我,你一个学中文的女生(请允许我像台湾姑娘一样,叫自己一声“女生”,哈哈)为什么不写点深刻的东西?为什么不在文章里引个经据个典,说点高深的话?让大家也知道你其实是念过书的?
我想了一下,对呀,我打小就会背《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也粗懂一点,二十四史为了显示有文化逼着自己看过一半吧,西方小说倒是大学书目上列出来的都读完了,每年至少阅读80本书,我干嘛不把文章写得高大上一点呢?
只是,书看到现在生活过到如今,我越发觉得,成熟的标志不是会说大道理,而是开始去理解身边的小事情,去体谅周遭的不得已,去砸吧生活本来的味道。
有多少肺腑之言,还有切肤之痛,其实都是小事情。
就像那些最复杂的问题,真正的答案,往往是最简单的那一个。
突然收到女友K的微信:你那三个答案,我越想越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