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了老公的好兄弟,我是个坏女人吗?

发布时间:2018-11-07 08:04:14

最近,闺蜜欣欣跟我吐露了她藏在心里好几年的秘密——

她喜欢上了现任丈夫的发小。

那是一种没法抵挡的喜欢。

因为发小的眉眼,跟她父亲年轻时很相像。

欣欣的父亲是个大帅哥,一直以来,她跟父亲的感情都很好,她也很依赖父亲。

所以她第一次见到老公发小时,就被击中了。

在接触过后,她发现老公发小的性格、爱好,跟她都相当一致。

好友在一起聚会时,她抛出的点,他都能立马接上,他提到的话题她也感到很有共鸣。

欣欣意识到自己对他的喜欢,但同时,她也明白这份喜欢是没有结果的。

自己只能以朋友的身份和对方相处下去。

只是有时,她还是会忍不住去翻发小的各种社交账号,包括朋友圈微博豆瓣,甚至是网易云音乐里的最近在听。

有时她也忍不住幻想,如果她先认识的人,是老公的发小,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在有伴侣的情况下,她还对其他异性动了心。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要觉得欣欣是“渣女”了。

的确,“爱上男友的兄弟”或者“爱上女友的闺蜜”是个很狗血的剧情。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也时常会发生。




一、镶嵌在基因里的“多偶倾向”


如果你发现,你也有和欣欣一样有过一些“见异思迁”的想法,先不用急着自责。

因为在人类的基因里,本来就存在多偶倾向。

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就曾提到过这个观点。

因为“自私的基因”想要让自己更多更好地留存下来。所以物种在繁衍大多会选择与多个配偶进行合作,而不是对同一个伴侣从一而终。

而且“多偶倾向”的基因,也会随着传播范围广而更容易被保留下来。

如果你对着帅哥或美女时,内心会开始泛起波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一是因为人体内具有多偶倾向的基因。

二是看到“好看”的对象时,会认为对方拥有优势基因,能激发体内的求偶欲。

当你有了固定的伴侣,但是却对其他人有了感觉时,先不用自我责怪,因为此时你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

其实每个人都有精神出轨的可能,也存在着同时喜欢好几个人的情况。

就好像欣欣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长得和自己父亲相像的人,这也可能是俄狄浦斯情结(即恋父恋母情节)在作怪。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埋藏在潜意识里的。这种潜意识的反应,是控制不了的。

所以像欣欣这样纯粹精神上对某个人有好感,而没有实质的出轨行为,其实也没什么好苛责。

中国有句老话也阐述了这个现象,这句话是这么说的: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

前一句的意思是说,越轨这件事,只能看有没有具体的行为,而不能只看想法去评判。光看想法的话,天下就没有圣人。

也正是因为人有“多偶倾向”的特性,我们在谈长久的恋爱时,才需要“新鲜感”的刺激。

比如假装和男友互不认识,让男友来搭讪自己,重新追求自己。或者跟伴侣玩一些角色扮演。

适当给生活增添一些情趣,会让彼此更加贴近。




二、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多偶基因”的理论,似乎坐实了“出轨”是种人性的本能。

所以有些人会用本性和劣根性,为自己的出轨行为作辩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出轨与行动出轨这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

前面说到,有出轨念头可以理解,是因为我们脑袋里常常会冒出各种想法,这些想法瞬息万变,我们无法完全左右。

但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我们的行为,是可以自主选择的。

所以出轨念头的合理性,并不足以为出轨行为的错误性质作抗辩。

《自私的基因》的作者在书中最后也提到,尽管基因赋予了我们强大的本能,但因为人类拥有独特的自我意识,我们仍然有能力不被基因操控。

比如避孕套的发明就是人类违抗繁衍本能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一些条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而阻碍人们把出轨念头变成行动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社会规则,二是实现成本。

一般来说,道德感强的人,更容易能遵守社会规则,不会被本能牵着走。

有时候,我们未必能够用理智去控制一些生理反应。比如饿了,并不是你要求自己不要饿,肚子就不会咕咕叫的。但此时我们要不要进食这个行为是可控的。

我一个朋友,他是个老烟枪,有很严重的烟瘾。

但他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禁烟的场所吸过烟,不管烟瘾让他多么难受,他都能控制住自己不在不合适的场合里抽烟。

他认为,这是每一个有公德心和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

同样地,在婚恋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婚恋中的需要承诺对彼此的忠诚,不能随意打破(除非和伴侣一开始是协议好了大家是开放式的关系),也不能去伤害别人。

小薇是个非常“恋爱脑”的女生,在她的世界里,一直是"爱情大过天"。

每次面对喜欢的人时,她都不会藏自己的感觉,而是勇敢地说出来。

同时她又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

在她来到一家新公司以后,她发现公司另一个部门的主管,完完全全是她喜欢的类型。

但当她了解到,那个领导已经有了老婆孩子后,她能立即收敛起自己的喜欢,不会和对方有任何非工作的交集。

而那些没有清晰的道德标准的人,对关系的处理往往会从暧昧不清开始,最终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把自己推到一个狼狈的境地。

而另一层屏障,就是对后果的顾虑,也就是认识到出轨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喜欢上老公的发小的欣欣,虽然也有过和发小表白的冲动。但是她知道,这样做会破坏他们三者之间的感情。

她就觉得没有表白的必要了,跟对方以朋友的方式一直相处下去,也挺好的。

其实在头脑清醒的前提下,什么情况该做什么行为,是完全可控的。

控制不了自己的第一反应,对某个异性产生了浓烈的好感,并不能成为人们出轨的借口。

所以那些打着“真爱至上”的旗号,然后做出一脚踏两船或是三别人的行为,都是不负责的表现。




三、爱上不该爱的人时,该如何自处?


尽管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在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时,这种爱而不可得的感觉仍然会让我们感到痛苦。

这种痛苦是一场理性与感性的角力。

理性上认为自己有多“不该爱”,感性上就会认为自己“有多爱”,两者互相撕扯,分不清谁占了上风。

有许多文学作品也描写过这种内心矛盾与现实的冲突,小说《廊桥遗梦》就是其中一部,后来被拍成了同名影片。

《廊桥遗梦》是一部讲述婚外情的片子。

女主角弗郎西斯卡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在一次偶然的邂逅里,她爱上一名前来采风的摄影师,并与他度过了难忘的四天。

长年平淡琐碎的婚姻生活不仅埋没了她原来的理想,也使她感到空虚、压抑。

和摄影师在一起时,她又重新燃起年轻时的激情,意识到自己是谁。

但最终,那个男人要她跟着私奔时,她却拒绝了。

因为她有了放不下的东西:家庭和孩子。

这部电影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当你觉得你即将要陷入一场不伦恋时,可能要思考以下几点:

1、要知道,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这个世界很大,但只把注意力着眼在某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小。

当你对一个“错的人”有了感觉时,你可以自己先让投入到工作,娱乐,旅游等项目,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尽可能地去发现更多支撑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让自己困在狭隘的情感世界里。

2、你可能会把对方过度美化。

“想象”是自带美颜的滤镜。

最初相遇时,你可能觉得对方就像诗歌般美好,觉得整个世界非他不可。

但真正过起日子来,这些美好可能都会变成一地鸡毛。

蔡康永在奇葩说“婚后遇上今生挚爱,要不要离婚”的这道辩题上,曾经对《廊桥遗梦》做出过点评:

《廊桥遗梦》打动人们的地方,就在于那段邂逅没有变成下一段婚姻,否则在激情褪去后,那场让主角无法忘怀的爱恋就可能会变成另一场尴尬乏味的婚姻。

3、想想有没有无辜的人因此受伤害。

不伦恋之所以会被舆论批判,是因为在不伦恋开始时,当中会有人受到伤害。

受伤的可能是自己的父母,可能是对方的伴侣,还有可能是自己的孩子。

《廊桥遗梦》的女主不愿意和男主私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离开,会给老公带来巨大打击,也会给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仓央嘉措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也写出了这一种无奈:当你打算对自己的感受负责时,可能就意味着对其他人的不负责。

如果你实在觉得从今往后非对方不可,想押下所有去赌这一把,那也请你先考虑到现实中会牵涉到的情况,谨慎作出你的选择,减少对至爱的伤害。


写在最后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传说叫“潘多拉魔盒”。

这个魔盒是宙斯给人类一份“邪恶”的礼物,里面瘟疫、灾难等装满了各种糟糕的事物。

尽管其他神仙再三告诉潘多拉不能打开盒子,但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潘多拉还是打开盒子,最终让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每一段不见得光的关系,都像一个潘多拉魔盒。

不要贪图一时的新鲜,而随意地开启这个盒子。

但如果经过反复思量之后,还是决定开启另一段感情的话,也请先处理好自己目前的情感关系,做一个有担当有交代的人。

这样在面对新对象的时候,才能够问心无愧。



好了,今天分享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