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曾奇峰心理咨询中心
此文为曾奇峰老师答《心理月刊》的记录,关于亲密关系中的承诺:
《心理月刊》:针对承诺的态度我们做了调查。在回答亲密关系中承诺的必要性这个问题上,33.8%的人认为承诺是非常必要的,是爱情的必需品;47.9%的人认为有承诺当然很好,如果没有也不能强求。您认为,在亲密关系中,承诺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它对双方关系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吗?
曾奇峰:首先我们需要先定义一下这里谈到的亲密关系,是特指爱情和婚姻关系,而不是其他诸如亲子、朋友或同学关系。
一切亲密关系的起源,都是母婴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承诺生死攸关。这里的承诺包括母亲对孩子的完全的爱、责任,和与此相关的母亲的全部言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几近无声而又漫天弥漫的承诺中慢慢长大。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的自立能力越来越强大,就越来越减少了对母亲的照顾的需要。再后来,他把对母亲的需要,转移到对他人的需要中,具体说就是把肌肤之亲和情感依恋的需要转移到另一个异性的身上,变成爱情和婚姻。所以我们看到,爱情和婚姻关系中,其实也经常包含一些非常原始的情感,比如婴儿般的对对方的理想化、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关系破坏后的天塌地陷感。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如果充分地成长了,他就可以完全不需要带有承诺的亲密关系,因为他的内心完全自给自足,已经形成的稳定内心就足以给他一生的养分;而且,即使他人违背承诺,他也会因为从未孤注一掷而不受伤害,即他可以潇洒转身,去建立又一个亲密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对承诺的需要越少,就表示这个人越独立、越成熟。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修炼”到了这个境界的人。我们凡夫俗子,都还是需要承诺的。这个承诺是在保障我们跟这个世界和他人的最深层的那一部分链接的安全,没有这个基本安全,我们就不会有起码的宁静内心和稳定生活。
对承诺的感受,要求者和被要求者都不应该有强求和被强求的感觉。如果你有,那真的就需要认真考虑一下你们的亲密关系是否真的配得上你们各自的全力以赴了。
在亲密关系中,承诺是用来对抗作为个体的最深沉的孤独、人际中最寒冷的关系的。它不仅对维持关系重要,它还事关生存和毁灭。
《心理月刊》:请从心理学背景来分析,承诺的心理意义究竟包含了什么?同时它会帮助我们构建怎样的亲密关系?
曾奇峰:让我们简单归纳一下承诺的意义和作用。承诺是母婴相互依赖关系的延续和变异,它在亲密关系开始的时候是隐藏的,因为爱本身包含范围上和时间上的承诺;在亲密关系中,承诺因关系而异,可以隐藏也可以显现;承诺是自由的必要条件,没有承诺的亲密关系,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坠落;承诺是关系中良性的“第三者”,需要共同呵护;只有心灵真正自由的人相互的关系,才能够建构有利的而不是伤害性的关系。
《心理月刊》:在给出承诺这个问题的态度上,53%的人承认害怕给出承诺,原因是担心实现不了。为什么人们会对承诺产生如此心态?是否说明承诺在某种意义上,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负担?负担的成分大于爱的成分?
曾奇峰:害怕给出承诺的人,恰好是把承诺看得很重的人。他们在承诺还没说出口的时候,就已经在想象层面为自己的承诺负责了。相反的情形是,轻视承诺的人在轻易说出承诺的时候,就已经为违背承诺做好了准备。
一个人的承诺,就是他人格的一部分。如果他违背承诺,也就等于在攻击自己的一部分。这会是一种相当难受的感觉。整合自己的内心的全部领地,是每个个体近乎本能的需要,承诺被遵守之时,就是内心整合之时,由此带来的愉悦、自尊的满足、来自他人的友善反馈,都是对信守承诺的奖励。
承诺当然也是一种限定和负担。但是,也恰好因为这样的特点,使其具有了艺术的美感。所有的艺术都是在限定中玩自由。比如书法或绘画,没有任何限定地胡写乱画并不是艺术;下棋也是,一个人如果不顾事先约定的每个棋子的走法,想怎么走就怎么走,那他一定找不到一个愿意跟他下棋的人。
没有限定就没有真正的自由。但是,如果在爱中要求他人在过大的范围内过度的承诺,那就不是爱,而是控制了。爱会制造更多的亲密,而控制会制造疏离,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亲密关系最后走向分裂的原因。
不必把爱和责任(负担)对立起来。如果父母爱孩子,就不会抱怨在孩子身上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健康的父母那里,这些都不值一提。在男欢女爱中,也是一样。亲密关系中一旦有一方开始在意自己的付出,这个关系就需要反省了。
《心理月刊》:在采访中,我们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口头上都表示有没有承诺无所谓,也不相信承诺会实现。但实际上,内心却很渴望对方给出承诺,并坚守承诺,期待对方对自己做出爱的肯定。
曾奇峰:这是典型的内心不统一的表现。成熟的人格,内外是一致的,他需要什么,就会说出来要什么。承认自己对他人的承诺的需要,也是一种勇气,因为这多少有点自曝其短的味道。
承诺的本质是人际控制,它规定可以如何以及不可以如何。对控制过度敏感的人,或者曾经因为失控受伤的人,比如儿童时期被多处寄养等,会对控制或者承诺彻底绝望,具体的表现就是远离承诺或任何跟人际控制有关的事情。貌似他们不需要承诺,其实他们需要的是最高级别的承诺——无条件甚至无内容的承诺,这相当于在要求说,我的所有需要都应该是你的承诺,否则你就是不爱我。这是比有具体条款的任何承诺都可怕得多的东西,铺天盖地、无影无形,没有人能在这样的要求中幸存。
也许真有那样境界的人,他们是真的不要承诺,但我没见过一个。
《心理月刊》:在调查中,50.5%的人还是认为既然承诺了就应该信守。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们怎么看待承诺的不可测和变化呢?又该如何应对呢?
曾奇峰:这个一半的比例,给了我很冲突的感觉。一方面觉得,有半数信守承诺的人已经相当多了,似乎足以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建立在可靠的基本亲密关系上。另一方面,还有半数人竟然可以不承诺或者承诺了也不坚守,这就让人觉得这世界有那么一点不可靠了。
承诺的不可靠,有人认为是因为外界有太多诱惑。我并不这样认为。外界的诱惑理论上来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对承诺的态度不一样呢?所以不可靠性并非因为外因。
内因有两个:一个是承诺者个人,他在“堕落”了之后,即在他的人格跟承诺有太大不一样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违背承诺。“堕落”的意思是人格的退行,比如一个很在意爱情的人忽然变得很在意权力斗争(即关系中发生冲突时的输赢或对错);爱过的人都知道,爱中是很少计较输赢对错的。人格发展的顺序是,先在对错的级别,然后升级到爱恨的级别。最本质的爱与对错无关,我们不会因为婴儿错了,如尿湿尿片了而不爱他。
还有一个内因,就是对方对承诺的态度。当一个人坚守承诺,而没有被对方注意到,或没有被奖励地回应,甚至还受到更严厉的承诺的压迫,如众多并非基于事实的背信的指责等等,久而久之,承诺者觉得他的承诺并没有意义和价值,然后承诺被违背,关系面临崩溃。请记住,对方甚至可能自动呼应或满足你潜意识里破坏关系的需要,因为你们在爱之中:此时对承诺的违背,可以理解为对爱的坚守。
要求他人对自己承诺什么,以及要求的方式,也是这个人内心风景的呈现。要求范围越小(即所谓基本底线),要求时态度越轻松自然,就表明他的人格成长得越好;反之亦然。所谓心灵的不自由就是:我要求对方承诺,并监督对方是否兑现承诺,可能会变成我自设牢狱的砖砖瓦瓦。
以上就是大大方方地承认,你需要承诺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